【52監測網】第148期 基于CIM的智慧交通場景應用
![]() 52監測網專家報告分享-第148期 《基于CIM的智慧交通場景應用》 童峻 北京般若之光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目錄 一、智慧交通背景與趨勢 二、智慧交通頂層設計 三、智慧交通CIM平臺 四、基于CIM的智慧交通應用場景 內容介紹 一、智慧交通背景與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不過時 路空協同立體交通之路——數字經濟時代新基建 協同已有交通基礎設施,融合5G、數字孿生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天基互聯網、智能計算等前沿技術、構建地面“有形路網”與空中“無形路網”相通聯、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相融合的陸空協同立體交通之路,作為集約高效、經濟適用、智能綠色、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,支撐信息時代和數字經濟時代建設發展。 城市信息模型(CIM)——智慧交通的重要載體 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會議上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提到“新城建”主要的七個內容,重點提到以下幾點: 1、全面推進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臺建設。整合城市空間信息模型數據及城市運行感知數據,建設全覆蓋、相互聯通的城市智能感知系統,打造智慧城市基礎操作平臺,推進CIM平臺在城市體檢、智慧市政、智慧社區、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應用。 2、推進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更新改造; 3、建設智能化城市安全監管平臺;以CIM平臺為依據,整合城市體檢、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、房屋建筑施工和使用安全等信息資源,充分運用現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,加強城市安全智能化管理。 4、在CIM平臺基礎上,將城市道路設施、市政設施、通信設施、感知設施、車輛等進一步數字化,并接入統一平臺進行管理,實現全面感知和車城互聯。 智慧交通發展目標 通過基于CIM的智慧交通的應用,將實現交通大數據的互聯互通,強化系統與外部物聯網數據的對接和數據共享,構建高效、安全、有序的交通環境。 ◎ 優化通行與精準治堵 結合全域實時交通數據,并基于場外視頻實時結構化分析能力,形成交通事件、道路流量等實時在線感知體系,實現對路段、路口交通運行狀態的精準評價,以及對區域交通流的精準刻畫。基于過往交通數據,構建包括交通視頻分析處理算法、數據整合算法、信號優化算法、交通評價算法、態勢研判算法等在內的交通算法模型,研究交通擁堵成因,預判城市重要交通節點運行狀態的變化趨勢,實時優化交通控制設備,推動交通擁堵治理精確化。研究交通大數據,合理制定面向未來的城市交通治理、控制策略、保障區域交通暢達有序。 ◎ 改造審計與精細管理 借助交通大數據,分析道路的通行效率、歷史過車信息、車流演變趨勢等信息,對交通基礎設施服務效果進行評價,并對后期城區道路交通改造、升級提供決策支持,改善原有交通系統建設(交通信號控制、非現場執法系統、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統、交通視頻監控系統、交通誘導系統、道路交通設施建設等)和應用相對割裂獨立的局面,推動路口交通設備間的數據共享,提升以識別風險、管控風險為主要內容的安全防控能力,建立“預測、預警、預防”機制,支持科化學、精細化的交通管理。 二、智慧交通頂層設計 CIM智慧交通平臺建設策略 CIM智慧交通平臺將主要實現“空間一體化”、“管理一體化”、“全程一體化”,通過四大層次(設施層、網絡層、業務層、應用層)和三大體系(前端感知體系、云存儲及光傳輸體系、指揮控制體系),智慧交通將由信息獨立向數據協同轉變。 平臺基于技術創新、信息網絡的基礎設施體系,實現平臺各應用模塊間的協調統一、數據共享,消除數據孤島,提升城市交通管理部門全域協同聯動能力,實現對日常交通管理、交通調度、公眾出行、停車共享等出行狀態、以及交通規劃建設的全過程管控和監督,從而提升交通系統運行效率和交通治理水平。其次是充分利用CIM平臺現有層次框架,優化傳統智慧交通系統,化繁為簡,實現智慧交通系統輕量化。 ? 空間一體化:以數據為底板,構筑城市數字化模型,支撐規、建、管業務集成,實現城市可視化、可模擬和可分析; ? 管理一體化:通過物聯網(IOT)、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數據實時互聯,在線動態感知城市全要素運行狀態; ? 全程一體化:形成規、建、管一體化業務數據融通及動態循環、更新閉環。 路空協同的內涵 路空協同立體交通是在數字經濟時代,按照“統需求、統架構、統標準、統平臺、統建設”的要求,基于網絡信息體系的高效率、高可靠、高安全移動性服務和管理信息基礎設施,破解低空安全難題,打造具有網絡化、無人化、智能化、服務化、融合化特征的立體交通,推動交通運輸行業與信息技術等其他行業的深度跨界融合,實現交通運輸資源的優化配置,提升路網運輸效率,助力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和場景應用涌現。 基于CIM的智慧交通系統方案架構 ? 數據:地理信息、車流人流數據、實時路況、實時停車資源、實時公交運行情況; ? 載體:計算機網絡、智慧桿、CIM平臺; ? 構成:交通管理指揮系統、立體交通系統、智能停車系統、交通誘導系統、交通應急救援系統、車聯網系統、物聯網系統; ? 目標:采用“3+3+N”的架構實現各種交通管理信息集成整合,深化處理和增值服務。 場景分層建設 應用階梯 三、CIM數字孿生平臺 基于CIM的智慧交通時空一體化平臺 城市信息模型(CIM)平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術,采集、聚合多源數據,通過對大數據的處理、分析,驅動城市智慧化升級。 智慧交通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,依托CIM平臺的可擴展、可模擬、可分析、可展示性,以資源集約、數據共享為切入點,以建設輕量化的智慧交通系統為目標,化繁為簡,為城市管理部門提供科學、精準的決策依據,逐步實現城市可視化、可驗證、可診斷、可預測、可學習、可決策、可交互的“七可能力”,使城市更聰明、更智慧。 大數據分析服務 大數據分析展示 ? 通過AI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,對車流量、車輛畫像、車輛擁堵、車輛違章、停車場智能預約調度等數據進行可視化展示,為城市交通管理人員決策分析,提供有力數據支撐。 四、基于CIM的智慧交通場景 智慧桿助力智慧交通發展 “智慧城市是新基建的綜合載體和融合平臺,為新基建培育生態,造就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”。智慧桿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物聯網接入點的數量上有著先天優勢,是智慧城市的極佳接入點,也是對智慧城市很好的貫徹與實施。 在城市發展的探索中,智慧桿塔作為將信息通信技術與傳統城市公共基礎設施融合的典范,集“綜合、共享、智慧、和諧”四大特點于一體,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新型公共基礎設施。 多功能智慧桿是智慧交通系統重要的信息采集來源,是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入口,可促進智慧交通服務能力的提升。 在智慧桿4.0時代:智慧桿是基于網格碼的新的坐標標識點;智慧桿是邊緣計算的承載平臺;智慧桿是車路協同的承載平臺;支持多品牌兼容、有線無線混合組網、數字孿生城市、車路協同、AI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應用; 路空協同——路空協同網絡信息體系、無人機巡航 路空協同網絡信息體系,構建地面“有形路網”與空中“無形路網”相融合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,為各類路空協同應用提供通信、導航、探測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服務,實現對人員和物資的高效運輸投送。 無人機通過4G、5G、微波通訊,實現圖傳、數傳和無人機控制,完成高速公路的智能調度管控。 云端服務器獲取無人機傳輸的數據, 通過AI能力中心,實現高速公路交通數據的采集、分析、指揮、調度,包括無人機航線規劃、實時視頻回傳、AI數據標簽化、AI智能分析檢測等。 ? 空中無障礙周期性快速巡航; ? 路面、橋梁、坡面智能事件檢測; ? 適用交通檢測、路產檢測、養護監控、應急指揮、盲區監控、數字監控等; ? 支持手動巡航或自動巡航; ? 強交互立體實景監控; 車聯網系統——5G車路協同無人駕駛架構、北斗網格碼車路協同 聰明的車要有智慧的路,“5G智慧桿+車路協同”將成為實現自動駕駛的主要推力。 應急預案——基于CIM的可視化應急預案 車輛違停——多級車輛違章處置 其他典型應用場景——智慧停車 其他典型應用場景——車輛畫像 合作、共贏、生態 《基于CIM的智慧交通場景應用》 童峻 北京般若之光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注:本文內容僅用來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 |
2019-12-05
2021-07-07
2021-06-29
2021-09-06
2021-09-07
請發表評論